中央與地方聯手,調集各類農機爭分奪秒進行應急搶收與烘干。在這場攻堅戰中,中國農業科學院糧食智能綠色烘干技術與裝備大顯身手,專家團隊提供全天候“云指導”,為秋糧顆粒歸倉、品質達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面對陰雨天氣,搶收是上半場,烘干則是決定勝負的下半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邢福國表示,“烘干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收獲后糧食進行脫粒,隨后必須將水分降低到14%以下,才能符合安全入倉的標準,確保真正的顆粒歸倉。”
“從9月27日到現在,我們這里的2臺烘干機已經連續作業14天,累計烘干糧食約1500噸。”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潤沃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姬廣濤告訴記者,“今年雨水大,部分農民往年在家中曬糧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必須用烘干機。現在使用的是可移動式烘干機,和原先的烘干設備相比,不僅具備中小規模烘糧的作業能力,而且可以根據需求跨區作業,非常適用于今年這個情況。”
自2023年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院級重大科技任務“大宗糧食智能綠色保質烘儲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示范”,先后突破模塊化自動折疊及升降、煙管高效換熱、精準控溫和高融合智能監測控制等關鍵技術,創制的關鍵技術裝備之一——智能可移動烘干機,為玉米、小麥、水稻等大宗糧食高效綠色烘干和有效應對持續降雨等極端天氣災害找到了新出路。
邢福國告訴記者,智能可移動烘干機的關鍵之處在于即買即用、跨區作業,只要農戶需要,通過主管部門遠程調度,就可以牽引著烘干機到田間地頭就地作業,既不受場地限制,也不受電源限制。由于具備智能化控制系統,通常只需要1個人就可操控烘干機的收縮、展開和作業,使用十分便捷。截至目前,該機具已在河北、河南、山東、吉林、江蘇等地投入30多臺,日烘干糧食超1800噸。
“移動烘干機具備多臺聯合或與糧倉聯合作業的功能,已經進入農機補貼目錄。在今年這種陰雨連綿的天氣條件下,需求量十分大。”任務參與人、山東優諾科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有鋒告訴記者,“根據有關部門的任務要求,我們已經加班加點推進新設備生產,近日將有更多的移動式烘干機投入到搶收搶烘一線。”
來源:農民日報(https://szb.farmer.com.cn/nmrb/html/2025/20251014/20251014_7/nmrb_20251014_13129_7_1977856571552665686.html)